第 31 章 家宴

舒寧懂她的意思,悻悻住了口,想了想又扭頭問嗣音:“姐姐去不去?”

“家宴的話,萬歲爺也去吧?”嗣音卻如是反問。

舒寧咯咯一笑,拿手羞嗣音的臉:“沒羞沒羞。”兩人笑作一團,舒寧低聲道,“一定把姐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。”

“你也是啊……”嗣音赧然,心裏卻十分的歡喜,終于又可以見到他了。

十五的晚上宮內張燈結彩,自先帝和烏太後先後辭世,宮裏已許久沒有這番熱鬧了。按規矩,先帝駕崩尚不滿一年,宮裏不該大肆娛樂才對,但皇帝下令擺家宴,又有哪個敢說“不”。一朝天子一朝臣,更何況隆政帝的手腕,大臣們在他還是皇子時便領教了。

且今日只是家宴,外臣也看不到宮裏究竟怎樣一番熱鬧的景象,僅有幾位成為皇室姻親的大臣有幸受邀。

家宴就擺在坤寧宮,當德安帶着秀女們到達,衆人才知道一切美好的想象都是幻影,這裏每個人都正襟危坐,哪裏是像來歡度佳節的。

“李主子左邊兒那個是淑太妃,皇上竟然把她也請來了,他的兩個兒子可還關在宗人府呢。”

“據說那個梁嗣音和淑太妃娘家是宗親,皇上發狠辦了太妃的六王爺和九王爺,也一定會厭惡和六王九王有任何關系的,難怪這麽久了,只看到幾位主子對她殷勤,皇上哪裏早沒有動靜了。你們說,皇上既然那麽厭惡淑太妃母子,還會寵一個姓梁的女人麽?”

“是啊是啊,你們真是不知道這淑太妃年輕時有多厲害,傳聞先帝在位時連烏太後都要讓着淑妃幾分,有幾個女人能像她這樣,兒子生死未蔔,她倒盛裝來參加宴會。”

這竊竊私語聲一直不停,德安那裏擠眉弄眼地叫大家安分,坤寧宮織菊姑姑過來接應,便安排衆秀女按次序落座,因有坤寧宮的人在跟前,秀女們倒收斂了。

舒寧因瞧嗣音臉色不好看,便捏她一把說:“你別理她們,若不嚼這些舌頭,她們要短壽的,咱們就算積德了。”

“我知道。”嗣音被逗笑,再不提。

此時,但聽外頭一聲通傳:“賢王、賢王妃到。”秀女們紛紛立起,但見七賢王晏璘和妻子葉容敏款款而來,賢王晏璘才過而立之年,生得一副敦厚慈眉的樣貌,溫潤儒雅,風度翩翩,叫人觀之可親。他身邊的王妃葉氏出身名門,是皇室之中被傳最賢惠淑德之人,形容兒自不必多言,便是在這阖宮的衣香鬓影裏也絕不會被埋沒的姿色。

“給太妃娘娘們請安,祝您等福壽安康。”兩人進宮來,先至太妃面前行禮,除淑太妃外,其他幾位都客客氣氣,畢竟眼下她們和她們的兒女都要仰仗皇帝來過活,而賢王是皇帝最信任的兄弟,可謂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,雖不至于阿谀巴結,面子上總要做出應有的态度。

晏璘見淑太妃冰冷着一張臉,眸子裏映透了憎恨與悲傷,心裏也不免有幾分不忍,想上前細問安好,卻被葉容敏輕輕拉住,“太妃不說話已經是在忍了,爺何必去勾她把怒氣撒出來,今日是萬歲爺登基以來頭一次辦家宴,安安穩穩才好。”

晏璘聽妻子所言甚有道理,便按耐了心中恻隐之心,與妻子随宮女繪竹坐到了自己的位子上,繼而與幾位先到的弟兄寒暄,再不提太妃一事。

不多久,吉時到,帝後二人從內殿出來,衆人施禮相迎山呼萬歲。

落座後,隆政帝略語幾句慶賀的話,便開鑼唱戲,衆人皆知皇帝生性寡言,也見怪不怪。

年筱苒悠悠坐于席中,擡眉看一眼對坐的李子怡,見她一雙眼睛流光飛轉地在那群秀女的座次裏游走,不免冷笑一聲,斜過身子對鄰座的古氏道:“據說皇上應了李姐姐,要讓他們家泓昀在年底大婚,她估摸着是惦記皇上能封他兒子做個郡王呢,這不都挑上兒媳婦了。”

相關推薦

發表評論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